建筑文物
热点新闻
2024-05-17
2024年5月16日下午3点,郑州大学资产与财务部正处级组织...
站内搜索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建筑文物 >> 历史追溯

和平楼

发布时间:2019-05-14    作者:    来源:  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 打印


建筑年代及建筑结构

座落在中南大学校本部升华广场旁边“和平楼”“民主楼”,大家并不陌生,每天许多师生上课都从她的门前经过。从外表看上去已十分破旧的古楼,人们也许会因为她的破旧而忽视她的存在。但就是这两幢古楼,曾经与清华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,还曾经是湖南大学的校舍,有着不一样的历史变迁和盛衰故事,成为她历经沧桑的历史见证。如今,她已被长沙市政府确定为重点保护对象。

和平楼3(用于百度街景).jpeg

(点击此图可查看街景)

民主楼、和平楼

始建于1936-1937年,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与林徽因伉俪设计,是学校现存最早的校舍。楼栋呈工字形,前长后短,中间走廊联接。坐北朝南,砖混结构,筒瓦铺盖,红色外墙,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秀丽典雅,又有现代的美观大方。

和平楼整体.jpg

和平楼正面.jpg

历史故事

1935年,北京的局势日益危急。为了防止突发的不利情况,清华大学秘密预备将学校转移至湖南长沙。当年学校拨巨款在长沙岳麓山山下的左家垅(今址为中南大学)动工修建一整套的校舍,预计在1938年初即可全部完工交付使用。1935年4月26日,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蒋介石莅湘视察。湖南教育厅长朱经农将湖南大学国立之事面呈蒋介石。蒋说:“湖南大学改国立甚善,最好能与清华合并。”朱经农当即申述,两校历史关系不同,似不便合并。蒋说:“俟返京后与王部长商妥决定”。同年冬,清华大学又从清华园火车站,连夜秘密南运几列车图书、仪器等教学研究必需品到湖北汉口暂时保存,随时可以运往新校址。由于之前清华大学所建立的校舍未完工,学校的校址最终确定租用位于长沙韭菜园的湖南圣经学院,理工学院在岳麓山下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,文学院在湖南衡山。胡适为文学院院长,但并未到任。

和平楼2.jpg

1937年芦沟桥事变前后,日本侵略者加紧进攻我国华北地区,在这种情况下,原国立清华大学考虑撤离北京,南迁办学,并准备将农学院办在长沙。当时,从学校的财政拨款中抽出一部分基建费,选址于湖南长沙岳麓山南麓的左家垅,建造了两栋教学楼(即“民主楼”、“和平楼”)和两栋学生宿舍(尚存一栋,即现在的学生一舍)。

1938年4月,由于日寇野蛮轰炸长沙,刚竣工不久的清华校舍未能幸免。四栋楼房外墙被敌机机枪扫射,弹痕累累,学生宿舍仅存残墙破壁。中南大地烽烟四起,清华师生只在长沙圣经学院稍作停顿后,被迫再次迁移,分三路长途艰难跋涉,远退云南昆明。

和平楼建筑文物牌.jpg

1945年抗战胜利后,长沙的清华校友对“和平楼”进行修缮和改造,成立了清华中学,“民主楼”则由湖南大学改造成新生院,每年入校的新生均住于此,直至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迁回湖南大学,湖南省人民政府对“民主楼”和两栋学生宿舍进行修缮,成立了湖南人民革命大学。1952年,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首批院、系调整,确定由武汉大学、中山大学、湖南大学、南昌大学、广西大学、北京工业学院的地质、矿冶系(科)组建成中南矿冶学院(中南工业大学前身),并派清华大学秘书长陈新民教授出任第一任院长,定址于长沙市岳麓山南麓的左家垅。当时,由省政府决定,将在此办学的清华中学和湖南人民革命大学迁离左家垅。历尽沧桑的“和平楼”“民主楼”及学生宿舍等房屋移交给中南矿冶学院使用。首批到达学校的师生员工日以继夜地工作,对原有楼房进行了大修,并将两栋近教学楼分别命名为“民主楼”、“和平楼”。

和平楼.jpg

上一篇:采矿楼
下一篇:民主楼


分享到:0